
1、傣戏。傣族有传统的傣戏。之前西双版纳有一种以跳舞为主兼唱戏词的形式,这是傣戏的雏形。其情节相比简单,主要表现持刀的猎人与化了装的龙、凤、龟、鹤停止斗争。傣戏的成长和完善主要在德宏一带。是以傣戏又称“滇西傣戏”。约莫在19世纪初产生于德宏盈江的盏西和干崖。
2、织锦。傣锦多是单色面,用纬线起花,对斑纹的构造很是松散。织造时傣族妇女起首将斑纹构造用一根根细绳系在“纹板”(花本)上,用手提脚蹬的举措使经线构成凹凸两层后初步投纬,如斯反复轮回,便可织成非常漂亮的傣锦。
3、乐器。傣族官方乐器有嘎腊萨、玎、筚、多洛、象脚鼓、铓、排铓和傣镲等。傣族的特色乐器葫芦丝是舌簧乐器,用轮回换气法能持续收回五度音程,音色优美、温和、圆润、婉转。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,能给人以涵蓄、昏黄的美感,而吹出的颤音尤如发抖丝绸那样超脱柔柔。着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乐曲,使葫芦丝音乐风行大江南北。